9家中外钢企ESG对标:宝钢、河钢、南钢、鞍钢、浦项、日本制铁、塔塔、安塞乐米塔尔...
2020 年 6 月 8 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三部委正式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据普查:2017 年,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 696.32 万吨,氮氧化物 1785.22 万吨,颗粒物 1684.05 万吨。其中,钢铁行业分别占全国排放量 11.82%、8.03%和7.79%。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有效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碳排放量累计110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8.87%。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
钢铁行业,作为排污及碳排放大户,其减污降碳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更好探究国内外钢铁企业差距,探究未来钢铁绿色转型之路,本文选取了国内外部分头部钢企ESG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
2
企业样本
本次分析共选取钢铁公司9家,其中国内5家,国外4家。企业样本如下:
*各钢企报告以青悦检索到的最新综合报告为准,部分企业暂未发布2022年度综合报告。
*TATA STEEL年报中是按不同地区业务进行披露,有差异,本次分析仅选择了塔塔英国作为样本参与对比。
3
绩效披露
为了更好地对比国内外钢企,在减污降碳方面的表现,本次共选取六个维度共9项指标来进行分析。具体为:1)能耗;2)温室气体排放;3)水耗;4)废气排放:颗粒物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5)固废排放:危废产生、一般固废产生 ;6)低碳转型技术路径。
总体披露
9项指标中,二氧化硫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披露的企业最多达7家,危废产生披露的企业最少只有4家。
而在9家钢铁企业中,披露指标最多的为宝钢股份达8项,披露最少的为日本制铁和塔塔钢铁-英国只有2项。
量化关键绩效披露
*①由于部分钢企并未明确披露粗钢产量,因此虽然有披露部分指标的全部排放量,但无法计算单位关键绩效即吨粗钢(以下简称“吨钢”)水平,故缺少单位量化关键绩效,无法横向对比。如宝钢股份,有披露水耗、颗粒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 危废产生量、 一般固废产生 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但由于其未披露相应的粗钢产量,无法进行计算。
*②参与对比的单位绩效数据以企业直接披露的为主,或企业有明确披露总量及粗钢产量,可以计算得出相应单位绩效数据。部分企业数据可能明显区别于其他钢铁企业,会进行专项说明。
*③由于数据均由人工整理收入,不排除有错漏的可能。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sg@epmap.org。
*④由于生产工艺流程不同,且钢企对于各绩效数据披露口径并未充分进行说明,不同钢企期间可能存在统计口径差异的问题,因此以下绩效数据对标仅做展示,并不能完全代表钢铁企业实际水平的高低,请留意图表备注。
*⑤环境绩效中的世界钢协吨钢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取自世界钢铁协会《可持续发展指标报告2022年版》。详见下图:
一、吨钢能耗披露(千克标煤/吨钢):
共有5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能耗水平,其中西王特钢以短流程炼钢为主,其仅披露了386.92千瓦时/吨钢(原文披露为吨钢综合电耗,并未说明该指标是否包含其高炉、转炉的综合能耗,还是仅有电炉电耗),浦项钢铁为9.9吉焦/吨钢,塔塔钢铁-英国为23.3吉焦/吨钢。
能源换转换系数取:1吨标煤=>8.130555556兆瓦时=>29.27061458吉焦
*西王特钢直接披露如下:
*塔塔钢铁-英国直接披露如下:
二、吨钢温室气体排放披露(吨二氧化碳当量/吨钢):
共有6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三、吨钢水耗披露(立方米/吨钢):
共有6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水耗水平,具体如下。
*南钢股份披露的水耗量为吨钢材而非粗钢。
四、吨钢颗粒物排放披露(千克/吨钢):
共有4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颗粒物排放水平,另有鞍钢股份披露了11195.4吨颗粒物排放量,根据其披露的2658.66万吨钢产量,经计算得出。
*浦项钢铁其直接披露的颗粒物排放量即为0.01kg/t-crude steel,根据青悦向有关专家咨询得到反馈,浦项钢铁颗粒物排放水平极低的原因可能是其对于颗粒物的统计口径差异,在统计时可能只统计了PM2.5及以下的排放水平。具体如下:
五、吨钢二氧化硫排放披露(千克/吨钢):
共有4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二氧化硫排放水平,另有南钢股份披露了1214.2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984.43万吨钢材产量,鞍钢股份披露了8237.9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2658.66万吨钢产量,经计算得出。
六、吨钢氮氧化物排放披露(千克/吨钢):
共有3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另有南钢股份披露了2089.7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和984.43万吨钢材产量,鞍钢股份披露了25686.3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和2658.66万吨钢产量,经计算得出。
浦项钢铁直接披露如下:
七、吨钢危废产生披露(吨/吨钢):
共有2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危废产生水平,另有河钢股份披露了294442.01吨危废产生量和2808万吨钢产量,经计算得出。
*
南钢股份披露的危废产生量为吨钢材而非粗钢。
*西王特钢披露的为2022年合规处置47.08吨废矿物油,吨钢合规处置量为0.0198千克;合规处置53.34吨废油桶,吨钢合规处置量为0.0224千克,详见:
八、吨钢一般固废产生披露(吨/吨钢):
共有2家钢企直接披露吨钢一般固废产生水平,另有河钢股份披露了1729.75万吨一般固废产生量和2808万吨钢产量,经计算得出。
*鞍钢股份披露的无害废弃物产生量即为0.0084吨 / 吨钢。
低碳转型技术路径披露
共有5家钢企有作出清晰的披露,分别为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日本制铁、浦项钢铁和安赛乐米塔尔。
从已披露的技术路径来看,各家钢铁企业可能在具体的实现技术层面有所差异,但目前钢铁的绿色发展路径主要是以下三大方面:
①电炉炼钢,从长流程炼钢向短流程的转变;
②氢还原代替焦炭,利用绿氢作为炼铁辅料而极大减少使用焦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③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分析与总结
从实际披露来看,国内外钢铁企业在披露质量方面各有优劣,国外钢企对于废气污染物排放披露这块,相对较弱,不如国内钢企披露的详细。而对于气候变化应对的披露,国外则要优于国内。
而对于绩效数据层面来说,由于有些钢铁企业披露数据不全面,缺失核心的关键绩效数据,导致在部分关键绩效上无法同其他钢企横向进行对比。
而已经披露了的数据,在数据统计口径方面也未作充分说明,导致在某些绩效方面明显异于其他钢企。如西王特钢的吨钢能耗,浦项钢铁的吨钢颗粒物排放,鞍钢股份的吨钢一般固废产生量,企业都未做充分的解释说明,数据和其他钢企差异又相对较大。
还有如南钢股份在披露口径上,除能耗外,其余披露口径均为吨钢材而非吨粗钢,这里也和一般的统计口径不相符。
在这里,我们也建议这些企业能够完善自己的披露,选取更常用的统计口径,同时对有必要说明的数据进行充分的说明。
青悦未来将对更多钢铁企业ESG绩效做更多深入分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