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整!多个钢厂关停后,涅槃重生!
在钢铁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的大潮中,不少曾经辉煌一时的钢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这场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一批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家选择了转型之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涅槃重生。
兆丰钢铁:关停钢厂转向新赛道
2000年,依托资源优势,兆丰钢铁应时而生。2020年11月,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压缩钢铁产能的号召,兆丰钢铁正式关停。经过多方考察、反复挑选,兆丰钢铁将转型方向定在高品质球团矿上。
2023年4月,总投资37亿元的兆丰钢铁2×500万吨高品质球团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的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已全部完工,项目一期正在进行试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将全县每年1000万吨铁精粉就地消纳,助力当地打造矿石—铁精粉—球团—原材料—高端铸件的钒钛全产业链条。球团的板块年产值110亿元,利润12.5亿元。其中,利税5亿元,利润6.4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
济钢:重回中国企业500强
济钢曾是山东国企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巅峰时期钢铁年产能超过1200万吨,位居中国十大钢企行列。为落实供给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济钢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全面停产,成为我国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就地关停主业的第一家。随着钢铁主业全部停产,走过“关停主业、存续发展”阶段的济钢开启了二次创业,追求凤凰涅槃。
近年来,济钢先后在卫星制造、航空遥感、低空产业等领域参股孵化了11家子公司,吸引几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济南。如今,济钢围绕着数字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领域聚焦发展。掌握了空间行波管制造等一批核心技术能力,产业结构实现了多元发展。当2022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公布后,济钢入选的消息令不少人感到惊讶。作为全国首家全面关停钢铁主业的城市钢企,济钢实现了无钢胜有钢。
江天重工:从钢铁巨人到数字强人
江天数据的故事要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天津重型机械厂,1997年,江天实业成立。2000年,天津市天重江天重工有限公司成立,并于2006年改组成为大型民营企业,资产总值达50余亿元,曾是我区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2017年,由于钢铁产能过剩,环保压力陡增,天津提出破解“钢铁围城”的任务目标。江天重工主动响应钢铁产能退出的工作部署,于2020年9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停工停产,一年后实现场清地平。江天重工的改行之路是如何走的呢?它将发展准心瞄向了更高质量的数字产业,于2019年正式成立天津江天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几年,江天数据在北辰建立的数字基地已然在IDC数据领域崭露头角,变成绿色低碳的“智慧中枢”。自2023年起,逐步交付运营的1#楼和2#楼已经成功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入驻,后续数据机房楼也在紧锣密鼓地稳步推进中。最新政策的推动,更激励江天数据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笃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占地800余亩的京津算力产业园的建设。
和兴钢厂:从钢铁到塑料
2003年武汉和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兴钢厂”)投产,占地195亩的小型钢厂主要生产建筑用钢材,钢材鼎盛时期,该厂有300多名工人,年产能达到90万吨。2016年,国务院明确了未来5年时间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至1.5亿吨的目标,全国开启了钢铁行业去产能热潮。当年9月底,和兴钢厂正式关停。
和兴钢厂创办人陈克亮、何松生选择就地“二次创业”,成立武汉中元弘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元弘毅”)。从钢铁到塑料,从大件到小件,中元弘毅重新购买设备、培训员工,当初选择留下的三十几名行政员工上任到新的岗位。6年,和兴钢厂的那群“老伙计”一直在转型之路上奔跑。2023年,通过科技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元弘毅,入选湖北省“瞪羚”企业名单。连续三年年产值逐步攀升,在2022年成功突破亿元,脱胎于和兴钢厂,中元弘毅终于跨过了生死之关。
从钢铁到新材料、乃至数字经济,这些曾经的钢铁巨头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企业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它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次成功的转行,更是关于如何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创新和改变。这些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为企业赢得了新生,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实现自身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