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钢:从“钢铁灰”到“孔雀绿”,建成云南首个全流程超低排放钢厂

治污设施稳运行,粉尘污染全监控,作业线上无烟尘,清洁运输全流程,绿树成荫四季青,生态湿地水波滟……走进位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宁基地(简称武昆股份安宁基地),钢铁与绿色和谐共生,发展与生态相互成就,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尽显昆钢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的显著成果。

 

2025年2月1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武昆股份安宁基地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进行了公示,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全流程超低排放钢厂。这是昆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标志着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超前规划 做绿色钢企的先行者

钢铁,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石,为建筑、交通、制造等多个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排放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于云南而言,这片以绝美自然风光和优越生态环境闻名遐迩的土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尤为严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在全国范围内激昂奏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已然成为一道必须跨越的时代门槛。

昆钢,这座承载着云南钢铁工业荣光与梦想的地方,建厂80多年来,在产业规模、科技创新等领域,一直是云南工业经济的一面旗帜。作为云南钢铁行业的引领者,昆钢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如果说过去钢铁生产的粗放模式是时代的产物,那么在当下,绿色发展则是昆钢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2019年4月,国家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一场钢铁行业的“绿色革命”就此拉开序幕。面对这一被称为“史上最难”的排放标准,同国内其他钢铁企业一样,昆钢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2021年底,昆钢毅然启动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彼时的昆钢,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紧张,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在环保重压下被进一步压缩,每一分资金都显得弥足珍贵,要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无疑更是难上加难。

“再难也必须要不遗余力、全力以赴,作为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牌钢企,实现超低排放,不仅是为了生存发展,更是为了扛起新时代钢铁企业的环保责任。”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昆钢在这场绿色变革的战场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

 

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前,不少人对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存在片面认知,认为主要是对有组织排放源实施除尘脱硫脱硝,仅仅在烟囱上“下功夫”。而实际上,超低排放的改造范围之广、要求之严苛,远超人们的预期。它涉及到钢铁生产的全流程,从原料的储存、运输,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再到产品的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要达到严格的环保标准。

面对厂区点多面广、布局复杂、空间受限等客观问题以及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量巨大、资金短缺等现实困难,昆钢由上而下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按照“整体推进、分类实施、分步验收”的工作原则,以“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为目标,确定了3大类211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有序实施,全力打造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新标杆。

 

全流程改造 绿色钢城的蜕变密码

“大风起兮,尘飞扬”曾是钢铁企业原料场的真实写照。如今,走进武昆股份安宁基地,已不见传统钢厂“天空灰蒙蒙、烟囱冒浓烟、厂区黑黢黢”的景象。这树成荫、花香四溢、机声隆隆,“花雕孔雀”“红土高原钢铁脊梁” 等地标性景观前一,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全流程的超低排放改造。

武昆股份安宁基地的超低排放改造,涵盖了有组织超低排放、无组织超低排放、清洁物流和厂区环境等多个维度,通过全面发力,实现了全流程的绿色转型。

在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让烟囱不再“冒烟”。其中“高效布袋除尘”技术的应用,仿佛给烟囱安装了一个高效的“吸尘器”,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了粉尘排放。而“氨法脱硫+ SCR脱硝”“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SCR脱硝”“CFB脱硫+ SCR脱硝”等技术的组合使用,则如同为烟囱配备了一套强大的“净化神器”,确保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得到有效脱除。经过这些技术的处理,烟囱排放的污染物大幅降低,几近实现“无烟”排放,曾经浓烟滚滚的烟囱,如今已成为厂区内一道和谐的风景线。

 

无组织排放一直是钢铁企业环保治理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昆钢建成了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C型料场、B型料场、混匀料场等5座原燃料堆场封闭大棚,并配套了干雾或雾炮等抑尘设施。这些封闭大棚就像一个个巨大的“防护罩”,将原燃料紧紧地包裹起来,有效防止了粉尘的飞扬。同时,建成的28座煤焦筒仓群和煤焦运输封闭通廊等,实现了所有原煤、焦炭输送与存储的全封闭管理。此外,为了实现对无组织排放的精准管控,安宁基地还建设了无组织一体化管控平台,集中管控污染源、治理设施、生产设施等,实现数据智能采集分析,生产全过程无可见烟粉尘。

 

在清洁物流方面,昆钢致力于打通绿色运输的 “最后一公里”,确保原燃料和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通过建设矿浆管道和进厂铁路,铁路和管道的清洁物流比例超过50%。同时,对不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的运输汽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更换,实现原燃料和产品进出厂以及厂内运输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业均满足超低排放。为了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还建设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确保每一辆运输车辆都符合环保要求。经过以上改造,安宁基地实现了所有大宗物料产品运输均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昆钢还注重厂区环境的提升,致力于构建一个绿色生态家园。通过实施绿化改造100余万平方米,种植乔木27000余株,绿化面积达159万平方米,打造 “孔雀绿雕”“红土高原钢铁脊梁” 等地标性景观,以生产回用水、天然雨水为依托完成慧云湖和彩云湖的升级打造,开展水资源再利用及人文休闲功能增值,整体绿化率提升到40%以上,真正实现了钢铁与绿色的和谐共生。

 

此外,昆钢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创钢铁长流程碳素流可视化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碳减排和碳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开发智慧环保平台,管控全厂环保设施运行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一屏看全域、一网管环保”的实时精准管控。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随时查看生产中‍‍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情况,还有监测、预警、报表等功能。”在昆钢智慧中心,超低排放智慧管控平台正通过327套在线监控设备对厂区主要污染物产生源、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实时监控,实时数据均远低于超低排标准线,一旦某个点位的指标出现异常,平台能够迅速发出预警,并通过调度系统安排职工前往现场核实处理,确保环保工作的万无一失。

 

随着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员工的工作环境实现了华丽蝶变。“现在,我们的烟囱几乎看不到冒烟了,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一位在厂区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感慨地说道。事实上,超低排放不仅是昆钢的绿色发展梦,更承载着一代代昆钢职工改善工作环境的长久期盼。如今,这个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员工们在这里工作,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享受着工作与生活的双重美好。

 

成果斐然 树立行业标杆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成之惟艰。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累计投入23亿元,武昆股份安宁基地超低排放改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4年10月30日,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公示;2024年11月29日,清洁物流改造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公示;2025年2月13日,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公示。至此,武昆股份安宁基地已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成为云南省内首家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公示的钢铁企业和焦化企业。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意味着昆钢在环保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更为云南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据统计,经过超低排放改造,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下降61.54%、76.29%、66.67%,为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的安宁基地,“物料储存全封(密)闭、输送全封(密)闭、生产过程全封(密)闭”,所有的产尘点均配套收(抑)尘,产尘点和车间均无可见烟粉尘外逸,与传统的钢铁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正实现“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生产不见尘。”

 

在环保改造的同时,昆钢的绿色发展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安宁基地入选中钢协2023年“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第二批申培企业,高炉工序、转炉工序、炼焦工序达标杆产能比率均为100%,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公示。在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6个固废(水渣、高炉干渣、钢渣、脱硫石膏、铁质校正料、废旧耐材)的产品化认证,建成危废储存中心、废钢加工中心等,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率100%,固废产品化出厂率>90%。在产品方面,完成带肋钢筋绿色产品认证工作,获得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证书》;完成了热轧带肋钢筋、盘条和热轧型材产品LCA评价工作,并在钢铁行业EPD平台进行发布。

 

武昆股份能源环保部部长廖巨华在看到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完成公布后,紧蹙三年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她感慨地说:“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继续推进环保工作我们底气十足。”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蕴含着无数的艰辛与付出,也展现了昆钢对未来环保工作的坚定信心。

 

 

砥砺前行 续写绿色篇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昆钢的超低排放改造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完成全流程公示,是昆钢管理提升的新起点,也是适应国家环保要求的新常态,更是持续清洁生产、绿色智造、产业数字化的新要求,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昆钢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管理水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流的 “绿色化、智慧化” 钢焦联合生产基地。同时,昆钢也将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云南钢铁行业共同迈向绿色新未来,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从“钢铁灰”到 “孔雀绿”,武昆股份安宁基地的绿色蝶变,是云南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示了昆钢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卓越成就,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昆钢将继续挺起红土高原的钢铁脊梁,在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斑斓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绿色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畏困难、不惧挑战”的昆钢铁人用勤劳的双手描绘钢城新貌,他们让这里“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如今的钢城,四季观花赏景是常态,员工在家门口就能打卡揽胜感受“诗和远方”,一幅现代工业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网络
创建时间:2025-03-07 15:22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焦点    昆钢:从“钢铁灰”到“孔雀绿”,建成云南首个全流程超低排放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