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高强超高导电阴极钢棒助力电解铝产业绿色升级
初步尝试、重点研发、稳定供货、系统优化、技术突破……今年以来,酒钢在稳固超高导电阴极钢棒性能和优势的基础上,持续攻克技术难点、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轧制效率,成功研发“升级版”阴极钢棒产品——高强超高导电阴极钢棒,进一步提升了拳头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在铝电解生产体系里,阴极钢棒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其不仅对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分配与散失起着管理作用,还是维持整个电解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相关数据显示,在电解铝生产总成本构成中,阴极钢棒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占比高达30%。这意味着,阴极钢棒的导电性优劣,直接影响着电解铝生产中的电流损耗程度。”宏兴股份钢铁研究院线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刘鹏说,要推动铝行业升级换代,就需要应用更大断面、更低电阻率的阴极钢棒,真正为电解铝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持续降低提供有力支撑。
早在2017年,酒钢便开启了阴极钢棒的研发征程。基于对自身大棒线生产特点的深入剖析与精准把握,酒钢精心规划并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大棒线生产的高导电阴极钢棒工艺开发路线。一年后,酒钢成功实现技术突破,在普通材质阴极钢棒的生产基础之上,顺利开发高导电阴极钢棒,在行业内初崭头角。
然而,酒钢并未满足于这一阶段性成果。经深入研究与实践验证发现,尽管研发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该产品在工艺层面仍存在可优化空间。其中,强度性能方面的优化需求尤为突出。“在电解过程中,大电流通过阴极钢棒时,会使其产生自发热现象。随着在线服役时间不断增加,阴极钢棒还会发生蠕变现象。而阴极钢棒作为电解槽的关键结构部件,必须具备足够的抗蠕变强度,才能保证整个电解过程稳定、高效运行。”刘鹏解释道。
从今年开始,技术人员顺应电解铝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指引,在关注产品成分变化的同时,聚焦强度指标,积极开展高强超高导电阴极钢棒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立足酒钢自身特点,技术人员精准设计冶炼成分,严格把控轧制操作,打造出利于企业发展的高强超高导电阴极钢棒工艺路线。
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高导电阴极钢棒行业标准的编制,重新确定高导电电极扁钢指标评价体系,开展高强、超低碳、超低硅、适中锰含量的钢水冶炼技术及导电性影响规律研究,形成了新一代高导电电极扁钢制备工艺及技术规范并在全行业推广,引领电解铝行业合理规范用钢。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生产试验方案。在孔型设计上,对各道次孔型进行“精细雕琢”,确保钢材在轧制过程中精确成型。在轧制工艺参数调整上,严控张力、轧制速度、温度等关键参数。在表面质量控制上,引入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与检测手段,对钢棒表面进行全方位监控与处理,有效提升了表面质量。
历经全方位的创新研究,酒钢高强超高导电阴极钢棒顺利下线。经检测,阴极钢棒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电阻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为电解铝产业绿色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